根据泰国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国和泰国正在探索使用本国货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的可能性。

此举旨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报告称,使用人民币和泰铢进行贸易支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并促进贸易流动。该报告还强调了开发跨境支付系统和中泰货币互换安排的潜在好处。

2021 年 1 月,两国续签了人民币 – 泰铢双边货币互换安排,允许在五年内交换不超过 700 亿元人民币或 3700 亿泰铢的本币。

根据世界银行的东亚和太平洋经济报告,泰国在贸易和旅游业上依赖中国,预计将从该国的重新开放中获益良多。

对美元的风险依赖

近年来中泰贸易额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795亿美元,但大部分交易仍以美元结算,增加了双方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

但由于缺乏基于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选择,对美元的高度依赖使各国容易受到全球金融和流动性状况变化的影响。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过去几年,东南亚主要新兴市场的大部分未偿外债证券都以美元计价。来自东南亚和东南亚内部的国际贸易发票通常以美元开具。

人民币和泰铢作为直接支付货币

为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一些银行正在探索使用人民币和泰铢作为直接支付货币的可能性。

中国工商银行 (ICBC) 是积极推动人民币-泰铢贸易结算的银行之一,该银行在两国均设有分支机构。工行表示,使用人民币和泰铢作为支付货币,有利于降低货币转换成本,提高现金流效率,对冲汇率波动。工商银行还提供跨境汇款、贸易融资、外汇对冲、现金管理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人民币对泰铢贸易结算。

另一家盯上人民币-泰铢贸易结算的银行是盘谷银行,它是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在上海设有分行。曼谷银行一直与工行等中资银行合作,为客户提供人民币-泰铢贸易结算服务。盘谷银行还就人民币-泰铢贸易结算的监管框架和市场状况,以及中泰之间的其他跨境商业机会提供信息和建议。

加强金融合作,深化经济一体化

人民币-泰铢贸易结算的好处不仅限于银行及其客户,还延伸到中泰两国更广泛的经济和战略关系。通过使用各自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中泰两国可以加强金融合作,深化经济一体化,增进互信。人民币-泰铢贸易结算还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泰铢区域化,从而有助于发展更加多元化和更具弹性的全球金融体系。

如何将金融交易从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依赖转变为以当地货币结算的话题已列入 3 月开始的东盟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正式会议的议程28 在印度尼西亚。

会议讨论了通过本地货币交易(LCT)计划减少对主要货币依赖的努力。这是对之前已经开始在东盟成员国之间实施的本地货币结算 (LCS) 计划的扩展。

这意味着东盟跨境数字支付系统将进一步扩展,并允许东盟国家使用当地货币进行贸易。

About the author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Sign Up for Our Newsletter

Get notified of our weekly selection of news

You May Also Like

泰国在数字支付采用方面领先亚太地区

泰国消费者位居榜首,94%的消费者使用过多种形式的数字支付,包括二维码和钱包支付

泰国银行采取额外措施打击网上银行欺诈

银行必须有一个系统,可以全天候发现可疑交易,并将任何此类交易通知反洗钱办公室。

中国在央行数字货币(CBDC)上有巨大的先发优势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有可能通过提供更快、更便宜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方式来颠覆美元的主导地位,并改变全球金融体系。